五十年来,从几乎完全不能出国,到几乎人人准备出国,到出国成为一个问题,变化之大、之快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我刚刚回国的2007年,考虑到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别,继续支持学生出国。
精神上,明确北大老师不应该出台限制学生出国的任何举措。
几十年中,北大生命科学的本科生是全国本科生毕业后出国比例最高(超过所有其他专业、超过所有其他学校)。老师抱怨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所以,不时有老师希望学院推出限制学生出国的意见,一般都没真正出台。在我任期内,明确回应和批评了提出类似意见的老师。我们可以吸引学生,但不能限制学生的发展(包括出国留学)。
具体措施:出国暑期实习。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一般每年本科生110人左右。我自己给五十几位国外研究很好、有经费、也可能关心中国的教授(绝大多数非华裔)联系,希望他们接受北大本科生暑期到他们实验室实习,请他们资助。几年后,北大生命科学获得教育部的拔尖创新人才计划资助(数理化计算机也获得)。我决定其中一部分经费用于暑期实习。这样,后面暑期实习的经费就由此支持。每个暑假五十余人出国,对于学生有比较大的影响。现在,这些学生里面已经有开始任教的。他们的研究明显不同于以前没有准备的学生,也不同于中国其他学校毕业后研究研究追热门。粗略估计,暑期国外实习和《生物学概念与途径》在他们头脑留有痕迹。
暑期实习有些花絮。我推荐了法国巴黎的教授,结果只有两人申请,法国教授觉得很伤感情。我也不好意思。这是研究很好的教授,而且巴黎比美国优雅多了。但中国学生崇拜美国到忽略巴黎的程度。宁可去美国很多乡下地方,也不去巴黎。
最近两年,疫情和美国对中国的无理取闹,造成相当多数量的大学生毕业后不出国。北大如此,其他学校也一样。
很多老师非常高兴:北大生命科学研究生的生源急速提高。高到五年前都不可想象。
但是,我们中国还没有到世界第一,还有距离。我们需要继续鼓励一下学生毕业后去国外好的大学读研究生,选好的导师得到好的科学训练。
美国应该还有很多老师愿意,欧洲愿意接受中国学生的老师应该更多,只是以前被我们的学生忽略了。有些学生可能担心语言,其实有很多欧洲学校的理科,接受英文的程度很高。
选好地方,继续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