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合作时,谁的贡献最大,有时不难看清

 

主次分明 不宜喧宾夺主

 

合作过程,有时贡献不容易从外面看清楚。

 

不过,有时又不难看清楚。

 

屠呦呦在青蒿素发现过程的作用,比较难梳理的原因是发表的署名论文不多,而各人口述不同。需要仔细听、阅读、核对,包括查当时留下的实验记录。黎润红、张大庆和我是查阅了原始记录,包括此前外人没有看过的记录之后,才得出结论。

 

而张亭栋在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发表过很多文章。各种争议,只要实事求是地对照文献,就不难理清。而各种个人意气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张亭栋的合作者,起了作用,但他们既没有自始至终参与,也没有独立于张亭栋的想法。

 

张亭栋与不同的合作者有论文。从1973至1995年,绝大多数文章都有张亭栋,而且在主要作者位置。其他合作者,都只在部分合作论文出现。

 

在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白血病方面,张亭栋有完全独立一人的文章,也有与不同合作者的文章。

 

其他合作者,绝大多数没有独立于张亭栋的文章。个别如果有,也晚于张亭栋的文章。

 

合作者的相关工作还都在张亭栋提出的范围之内(三氧化二砷、APL),并无一人在文章中提出与张亭栋不同的想法。

 

张亭栋的工作和想法有很长的延续性:二十多年的文章集中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特别是APL。从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连续二十多年围绕同样主题不断发表研究工作进展和想法。

 

而其他合作者独立于张亭栋的文章延续性显著低于张亭栋。

 

所以,在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白血病的研究过程中,谁的贡献大,是白纸黑字记录的事实。

 

其他合作者的贡献也应该肯定,但无法喧宾夺主。

 

当时,人人可以写论文,发论文,如果没有写,就不能依赖以口头说法否定文字记录。如果当时没有写文章,没有发文章,后来再说,并不足以成为科学发现优先权的证据。

 

张亭栋二十年前前后后的合作者

 

张亭栋起初与药剂师韩太云等人合作,才有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于1973年论文,提出三氧化二砷为主要成分的癌灵一号有治疗白血病作用。张亭栋和荣福祥1979年文章明确只需要三氧化二砷、而以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最为敏感。

 

1980年代的合作文章,1990年代文字明确“指导”作用的合作文章,贯穿始终的是张亭栋。

 

这一贯穿始终,最早在同一医院面临持不同意见的、年资更高的、试用砷剂时间更长的医生关继仁。

 

而张亭栋的合作者,既有同龄人,还包括他领导更年轻的合作者们。

 

合作者,早期有韩太云药剂师等,中有荣福祥、李元善等,后有胡晓晨、孙鸿德等,都有贡献。

 

但并无一人贡献接近张亭栋,更不用说超过张亭栋。

 

二十年中,有论文是张亭栋执笔的,但文章署名是科室集体,自然首功还是张亭栋。

 

张亭栋的想法推翻了以前的结论

 

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1973年论文,提出以三氧化二砷为主要成分的癌灵一号(亦称713)可以治疗白血病。

 

1979年,张亭栋和荣福祥总结他们治疗55例急性白血病,指出1)三例患者(一例成人、两例儿童)只用了癌灵1号,未用其他任何西药和中药,疗效显著;2)他们文章第11页提出癌灵1号的有效成分是三氧化二砷(ATO)3)他们在文章的第1011页反复指出ATO最敏感的白血病是法国-美国-英国FAB分型的M3型(另一名称为APL 

 

我们以前文章写过:“砷曾长期为中外使用。多种传统中药配方含砷,但通常含多种化学分子、针对的疾病不非常清晰。西方使用砷也不确定(Sears, 1988)。例如,1786年英国的Thomas Fowler 发明含砷化钾(KAsO2)的溶液,将其用于疟疾、间歇热、周期性头痛等(Sears, 1988)。 1845年发现白血病后,Fowler氏液于1865年被用于治疗白血病,并于1931年再度用于白血病 Jolliffe, 1993)。其后砷和放射作为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CML)的主要疗法,直至1953年被马利兰(busulfan)化疗所替代(Sears, 1988; Jolliffe, 1993),不再是西方治疗白血病的常规药物。1958年,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关继仁试用Fowler液治疗白血病,结论是砷剂无效(Guan, 1958”。

 

所以,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于1973年报道“癌灵一号”治疗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不仅是国外放弃了含砷化合物治疗白血病,而且就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部,也已经明确否认了国外含砷的Fowler液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

 

实际上,在张亭栋等已经发表多篇文章认为三氧化二砷为主要成分的癌灵一号有治疗白血病作用,特别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M3,或APL亚型)后,关继仁在1980年代还发表过论文否定其作用。

 

以下是关继仁(1958)全文。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