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中医药政策,充分注意传统和人民的个人选择。
今天中国的医药政策并不存在中药与西药的冲突。但是,因为偏见、因为误解,特别是因为中药厂商希望以中医药的标准得到国家批准--而以西药的方式大规模销售,经常挑起不断的矛盾和冲突。
所以,中药的问题,不在于国家政策、不在于人民的选择,而在于日益增长的中药药商的利益。】
本文不用更严谨的“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词汇,而粗略地沿用普遍的“中医药”、“西医药”。
在一段时间,相当一些人认为我是中医药的拥趸;
最近几天,更多人认为我是中医药的反对者。
前者是因为我做科学史多年涉及陈克恢、张昌绍、屠呦呦、张亭栋;
后者是因为我加入质疑批评连花清瘟。
当然,我不是这两种之任何一种。
我认的是真、认的是理。
中药有真药、好药,我们支持推崇;
西药有真药、好药,我们支持推崇。
假中药之名推销假药劣药,我们批评反对;
假西药之名推销假药劣药,我们批评反对。
目前,中国最糟糕的“西药”、不能排除是中国现代药物史上造假第一大案的,是971,“发明”人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前党委书记耿美玉”,有关人士形容为“劣迹斑斑”的绿谷集团推出。
最近,中国触目惊心、令人担忧的“中药”,是吴以岭及其家族推出的“治疗”新冠的“连花清瘟”。
我都批评了。所以,没有中药、西药的偏向,只有“是非”、“对错”、“好坏”。
中国现行的医药政策,西医西药按西医西药管理,很多是全世界通行的;中医中药按中医中药管理,很多是中国传统的。
中医药的传统,是病人找到中医看病,中医开药,医生或者病人去药房抓药。
同一个西医的“病”,中医根据其他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诊断。例如,中医就不会有新冠病毒的单一诊断,而是还要考虑其他,如病人身体其他方面、季节环境等因素。不同中医开的药经常不一样。
中医药的有效性判断是医生和病人,而一般不做大量统计、也没有双盲比较。
对相信中医药的医生和病人来说,他们相安无事。
对传统中药药店来说,也可以。
但是,对于现代中药厂商来说,按传统中医药的方法,中药药厂就规模较小、销售相对有限。
一些中药厂商,希望以西药的方式推销中药,以一个西药病名,推广一个中药(或药方)。世界上,一个西药可以年销售几十亿、上百亿美元。传统中药不可能以中医药的作坊方式企及。
传统中医药,很多人认为有“个体化”医疗的优点,这一优点在中药厂商那里就可能是一剂毒药,让中药厂商大规模销售寸步难行。
早先传统中药堂,养活百人就是大型企业。后来希望成为现代大型企业,迫切需要改变销售模式。
几十年前,一些中药厂商,推出“中药注射剂”。完全违反中药口服、外用的传统,用西药注射的模式。
当然,中药注射剂不外乎:1)只有相应的西药,撑着中药的名义销售西药;2)什么有效药物都没有,只有无效的成分,反正中国有一批人喜欢保健品,这类思维也热衷不问就购买没有治疗成分的物品;3)西药中药混合;4)某些中药成分。
中药原来是外用或口服,成分很多。中药厂商绝对不敢把原来复方的口服中药都制成水剂而全部注射,因为那样经常会死人。
“中药注射剂”给一些厂商带来暴利。有些厂商很有趣,以所谓传统药牟利后把子女送出国学现代的,以后交接班会出问题,因为一旦说明父辈是骗人赚钱送孩子出国,孩子如何把学到的现代观念和道德与行骗相结合?这是难题。
“中药注射液”赤裸裸行骗都可以获得商业成功,其他中药厂商当然不甘落后。他们如果欺骗,一般欺骗程度低于“中药注射液”。
一些希望商业成功的中药厂商,带领地方领导,经常以解决当地就业和发展经济为理由,冲击国家各级药监机构。
中医中医,按传统方式,本不需要药监局批准就可以销售,但只按传统模式。只有希望按西药大规模销售、甚至在西医病名下大规模销售中药,才特别希望获得批准。
这是现在最大的冲突。
一般普遍不是中医师、中药房、病人选择的问题,而是中药厂商大规模以西药模式销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