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深圳湾实验室介绍走进生理所
  • 研究团队
    团队一览
  • 新闻动态
    科研成果冯德培讲座分子所系列讲座学术交流学术年会
  • 招聘招生
    招聘信息招生信息
  • 活动中心
    精彩瞬间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 科研成果
  • JACS丨蔡羽轩课题组:揭开蛋白质研究的“荧光密码”—多色标记技术的新突破


    JACS丨蔡羽轩课题组:揭开蛋白质研究的“荧光密码”—多色标记技术的新突破 蛋白质是生命的“工匠”,由20种天然氨基酸组成,承担着细胞中的各种功能,从维持细胞正常运作到调控生命活动。一个细胞可以产生上万种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它们的数量、结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复杂特性。要想深入研究这些特性,科学家常常依靠荧光成像技术,这是一种能让我们“看见”蛋白质活动的重要工具。然而,蛋白质本身不会发光,科学家需要“给它们上颜色”。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遗传技术,让目标蛋白与“荧光蛋白”结合。这些荧光蛋白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从而帮助研究...

    2025-01-07 查看更多
  • Nat Commun丨龙海珍课题组与温增麒课题组合作揭示核小体状态“编码”DNA复制时序和3D基因组信息


    Nat Commun丨龙海珍课题组与温增麒课题组合作揭示核小体状态“编码”DNA复制时序和3D基因组信息 2025年1月3号,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学研究所龙海珍课题组与中山大学医学院温增麒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Nucleosome wrapping state encode principles of 3D genome organization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利用wrapping-seq技术分析了小鼠胚胎干细胞全基因组核小体上DNA的缠绕状态,并鉴定出核小体缠绕结构域(Nucleosome...

    2025-01-06 查看更多
  • 闫致强团队揭示人类TMC1和TMC2为机械力门控离子通道


    闫致强团队揭示人类TMC1和TMC2为机械力门控离子通道 以下文章来源于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 ,作者CIMR 2024年12月13日,闫致强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euron上发表了题为“Human TMC1 and TMC2 are Mechanically Gated Ion Channels”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成功突破了哺乳动物TMC1和TMC2 (TMC1/2)蛋白在细胞系内异源表达无法定位在细胞膜上的难题,证明了人类TMC1/2是机械力门控离子通道,提供了其在毛细胞上作为听觉受体的决定性证据,揭开了感觉...

    2024-12-23 查看更多
  • 深圳湾实验室张洋课题组发现膜蛋白超家族功能调控新机制


    深圳湾实验室张洋课题组发现膜蛋白超家族功能调控新机制 2024年11月4日 — 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学研究所张洋研究员团队与杜克大学Yang Huanghe教授团队展开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eLife》上发表题为“TMEM16 and OSCA/TMEM63 proteins share a conserved potential to permeate ions and phospholipids”的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跨膜离子通道/磷脂翻转酶(TCS)蛋白超家族调控离子和磷脂跨膜运输的分子机制,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思路。&...

    2024-11-11 查看更多
  • Mol Cell:吴炜祥课题组揭示mRNA修饰m⁶Am的首个阅读器蛋白


    Mol Cell:吴炜祥课题组揭示mRNA修饰m⁶Am的首个阅读器蛋白 On October 31, 2024, the research group led by Dr. Wee Siong Sho Goh from Shenzhen Bay Laboratory published a paper titled "m6Am sequesters PCF11 to suppress premature termination and drive neuroblastoma differentiation" in ...

    2024-11-01 查看更多
  • Nat Commun丨梁卓斌课题组与合作者开发增强型eMAGE技术助力核激素受体功能障碍研究


    Nat Commun丨梁卓斌课题组与合作者开发增强型eMAGE技术助力核激素受体功能障碍研究 2024年6月18日,深圳湾实验室梁卓斌和耶鲁大学Farren J. Isaacs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Enhanced eMAGE applied to identify genetic factors of nuclear hormone receptor dysfunction via combinatorial gene edit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eMAGE技术进行了迭代优化,显著提高了编...

    2024-06-25 查看更多
  • Nat Genet | 张浩岳/Gerd Blobel合作揭示凝缩蛋白缺失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中基因组折叠的机制


    Nat Genet | 张浩岳/Gerd Blobel合作揭示凝缩蛋白缺失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中基因组折叠的机制 哺乳动物基因组具有高度的三维组织结构,包括形成A/B区室、拓扑关联域(TAD)和染色质环【1】。在细胞周期中,所有结构特征都是高度动态的【2-5】。进入有丝分裂后,A/B 区室、TAD 和染色质环被破坏,同时伴随凝缩蛋白复合物(condensin)的加载【6】。尽管有这些显著的变化,但在有丝分裂染色体上仍然可以检测到弱结构域样的结构【2】。这些残留的有丝分裂折叠模式背后的机制尚不清楚。在凝缩蛋白缺失的细胞中,A/B 区室和 TAD 的消...

    2024-05-29 查看更多
  • 邓麟课题组及合作者发现VPS13家族蛋白SHIP164在早内吞体货物分选中的新功能和新机制


    邓麟课题组及合作者发现VPS13家族蛋白SHIP164在早内吞体货物分选中的新功能和新机制 2024年4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架构研究中心季维克课题组和深圳湾实验室邓麟课题组合作在Cell Discovery(IF=33.5)在线发表了题为“Biogenesis Biogenesis of Rab14-positive endosome buds at Golgi–endosome contacts by the RhoBTB3–SHIP164–Vps26B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SHIP164定位于高尔基体-早期...

    2024-04-11 查看更多
  • eLife | 王立铭课题组揭示果蝇高糖饮食暴露影响后代摄食行为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eLife | 王立铭课题组揭示果蝇高糖饮食暴露影响后代摄食行为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早在对经历过“荷兰大饥荒”的人群研究中,就发现亲本的膳食情况可能会对后代造成终身性的健康影响。饥饿导致父亲精子中的DNA甲基化发生重编程,部分与生长发育相关的位点甲基化降低,并遗传给了后代。降低的DNA甲基化水平促进了基因表达,使饥荒经历者的后代倾向于存储脂肪。然而,在不缺乏食物的时代中,这些亲本留给后代应对饥饿的“表观遗传记忆”却让人更易患上肥胖等代谢类疾病。这种不改变DNA序列,仅通过表观遗传机制影响后代基因表达,传递性状的遗传方式被称为“跨代表观遗传”。&n...

    2023-09-14 查看更多
  • 周雷课题组揭示结合面水分子在新冠刺突蛋白抗体结合中的关键作用


    周雷课题组揭示结合面水分子在新冠刺突蛋白抗体结合中的关键作用近日,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所周雷课题组在期刊Journal of Biomolecular Structure and Dynamics发表了题为”Interfacial water molecules contribute to antibody binding to th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的研究论文。此工作探究了新冠刺突 (Spike) 蛋白的RBD区域和特异抗体的结合自由能,尤其关注在蛋白-蛋白结合界...

    2023-07-31 查看更多
  • 周传课题组发现神经肽Drosulfakinin调控雌蝇交配行为的环路机制


    周传课题组发现神经肽Drosulfakinin调控雌蝇交配行为的环路机制近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吴凤明博士后和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学研究所合作研究员周传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Elif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rosulfakinin signaling modulates female sexual receptivity in Drosophila”的研究。该文章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模型,研究发现神经肽Drosulfakinin(Dsk)参与调控雌蝇的交配行为社会行为发生在同物种个体间,比如雄性与雄性间的争斗行...

    2023-07-31 查看更多
  • 闫致强课题组揭示果蝇听觉声电转导的关键离子通道


    闫致强课题组揭示果蝇听觉声电转导的关键离子通道2021年11月30日,PNAS杂志发表了闫致强课题组的研究论文“Nanchung and Inactive define pore properties of the native auditory transduction channel in Drosophila”。研究发现TRPV通道Nanchung/Inactive (NAN/IAV)是果蝇听觉转导通道的成孔亚基,而TRPN通道NompC发挥调节机械转导(MET)电流动力学的作用。听觉感知对生物界众多行为有重要作用,从果蝇的求爱行为到人类的语言均有...

    2023-07-31 查看更多
  • Genome Research-闫致强团队解析KCNQ4遗传性耳聋基因4085个突变的功能,为其基因诊断等提供依据


    Genome Research-闫致强团队解析KCNQ4遗传性耳聋基因4085个突变的功能,为其基因诊断等提供依据2022年6月27日,Genome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闫致强课题组的研究论文“Proactive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possible missense single-nucleotide variants in KCNQ4”。该研究前瞻性的通过膜片钳技术检测了遗传性耳聋基因KCNQ4所有可能的4,085个错义SNVs的电生理功能,提供功能证据支持解析已发...

    2023-07-31 查看更多
  • 闫致强课题组发现SARS-CoV-2E蛋白通道活性及该通道抑制剂,为COVID-19候选药物的研发提供潜在重要靶点


    闫致强课题组发现SARS-CoV-2E蛋白通道活性及该通道抑制剂,为COVID-19候选药物的研发提供潜在重要靶点2021年8月25日,深圳湾实验室闫致强课题组在BioRxiv发布了科学论文, ”Structure-based screening of drug candidates targeting the SARS-CoV-2 envelope protein”。该研究通过电生理记录,确定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疏水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蛋白)的阳离子选择性通道活性,验证了SARS-CoV E蛋白阻断剂...

    2023-07-31 查看更多

电话: 0755-26849230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邮箱: molecular_physiology@szbl.ac.cn

团队一览

科研成果

分子生理所冯德培讲座

招聘信息



官方公众号




2024 深圳湾实验室分子生理学研究所.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粤 ICP备 20220418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