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最热门研究的学科是什么?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哈佛大学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强,在生物医学更是长期领先世界。 最近,英国《自然》杂志统计的数据显示,哈佛大学在神经科学(俗称“脑研究”,但大多数研究是神经系统,不一定是脑,更不都是人脑)研究方面,遥遥领先。 缘起 首先,神经科学占其《自然指数》比例高的世界十强国家以美国领先,没有中国:其次,哈佛大学神经科学的指数以哈佛大学遥遥领先全世界,而且神经科学占哈佛的19%。第三,去年世界在神经科学自然指数上升最快的五个机构只有一个是澳大利亚的,其余四个都是中国的(上海交通...
查看更多北大/首医开设《生物学概念与途径》 2008年在北大开始的《生物学概念与途径》,今年起也在首医开设。 2024年秋课程安排(首都医科大学)2024年秋讲座(首都医科大学)
查看更多教授体系:北大清华全面实行十年的制度,是否应该推广全国? 【预聘制在北大清华的成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最重要的体制改革,值得全面的认真推广。如果按我国改革从局部尝试、成功到全国推广的基本规律,那么教育部门就担负着向全国推广有质量预聘制的责任】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从内容上绝大多数是近代引进的。而其管理模式,则既有引进也有自创。不能因为是引进还是自创,就断言其优劣,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预聘制不仅在国际上久经考验,而且在北大清华已经全面实行十年,在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也全面实行,在一部分大学部分实行。但有些大学犹犹豫豫,有些考...
查看更多留学和引才: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是否还提倡“走出去 引进来”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留学和引才在中国备受重视。之后主要因为国内因素,开始明显歧视引才的情况/地方,甚至在使用上出现一批对引才在国内学生的重视和信任高于引才的情况。而近年国外和国内因素开始影响年轻人的留学。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继续“走出去和引进来”对中国相当长期的历史必要性。第一,中外交往是世界和平、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第二,世界、亚洲和中国近代史都证明追求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卓越对于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第三,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都还不到顶尖。支持这三个论点的事实基础包括...
查看更多开卷考试:不仅是专业教育,也是道德培养 【带回家,可以查所有资料,不能同学之间互相参考,不能抄袭】 1) Morgan 的1910年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在此要求挑错:那篇文章错在哪里?2)Brenner如何证明遗传密码不重叠?3)1961年,Nirenberg和Ochoa两个实验室在PNAS发表论文,其中Nirenberg的稍后出来,但获诺奖。Nirenberg的那篇文章设计平淡无奇,而Ochoa实验室那篇没有获奖的文章(Lengyel等)却超出一般生物学家的水平,有巧妙的统计方法。请解释后者是如何破解遗传密码的。Lengyel...
查看更多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鼓励和鞭策导师为关键 迄今为止,我国生命科学的研究生教育,普遍非常接近本科生教育,而缺乏研究生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如果继续这样,而不大幅度提高研究生教育,我国研究跟风国外的状况难以改善。因为大量的科研主力研究生不知道什么是最好,而不能区分飘云与高峰,不懂得热风吹云很快就会消失,不懂得高峰可若隐若现但终将耸立。这里需要说一句大白话,以前不好意思说清楚的:一般来说,国内博士与国际一流学校的博士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学术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于此相关的,国内一大批科技和教育机构全面边缘化自然科学的国际博士、剩下起作用...
查看更多两种老师、两种学生 美国遗传学家毕德尔(George Beadle,1903-1989)曾评论两位康纳尔大学的老师。一位给一年级学生讲遗传学导论,把已有的知识组织的非常井井有条,讲的清晰、有逻辑,深受学生欢迎。另一位总对学生讲自己对未知充满的兴趣。前者教的几百位学生,无一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作为195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的毕德尔,自然偏好后一种老师。这两种老师其实都有价值,只是对不同学生的价值不一样。中国的教育系统,原来充斥的是第一种,现在已经开始提倡第二种,而这一衔接主要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其中有难以化解的矛盾。毕德尔的比较,可以扩充为:...
查看更多2023教过的本科生、研究生 《生物学概念与途径》2023年春,限:生命科学本科生。本次选课北大83人、清华23人,共106人。 《生物学概念与途径》2023年秋,限:生命科学研究生、非生命科学本科生。本次选课北大研究生111人、北大本科生(含留学生)49人,清华研究生34人、清华本科生1人,共195人。 计划:每年春天继续对北大清华生命科学本科生,每隔一年北大清华生命科学研究生、非生命科学本科生、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 2024年春天继续在北大开课,2024年秋天应该是在首都医科大学开课。另外(轻度)参与:...
查看更多让科学… 让科学放光芒--在2023年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典礼与名誉博士学位仪式的致辞 我代表今天获名誉博士学位的同仁,感谢香港浸会大学全体师生刚刚授予我们的荣誉。 1985年,我经香港去旧金山。彼时的香港与中国内地 很多方面都非常不同。过去38年来,世界变了,特别是中国内地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那次我来香港之前路过深圳,它还是一个在修第一条大街的小镇。 2000年,我把1998年在北京创立的“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Gordon研究会议搬到香港。其后二十年,每两年参加此国际会议也是我观察香港科学的窗口。 2001...
查看更多不要被老师所误导 选择学什么专业、投身行业,不能因为老师讲课好不好、老师是否鼓吹或否定所误导。 老师讲课是个人能力 老师讲课含他的兴趣 老师讲课是现有知识 老师的能力不代表专业的前景 老师的兴趣不等于学生的兴趣 现有的知识不代表未来的潜力 需要自己搞清楚自己的兴趣 需要自己摸索出自己的未来
查看更多中国学生要不要留学?出国尚未过时、同学仍需努力 出现一种“奇谈怪论”,批评北大、清华大学毕业后很多留学国外,是为国外培养人才。 这种奇谈怪论,与1966-1975期间的各种奇谈怪论异曲同工。那时对大学生指责不能区分小麦和韭菜、不能做房子、不能种田。 1960年代的世界和中国,早就有多种分工,如果全体大学生都专长于区分小麦和韭菜、都参与做房子、种田,中国不是进步、而是退步。那时的指控实际是低能儿的感情宣泄。 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当然需要很多在中国的各行各业工作。但是中国大学生毕业后,也可以去国外留学、甚至可以在国外工作...
查看更多新学期 新教材:《生物学概念与途径》2023年秋1999年圣诞-新年期间,我和来访圣路易斯的吴家睿讨论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设立《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生课程。2000年秋分子生物学,2001年春细胞生物学。每年为上海两三百研究生的必修课。我们设计课程,安排老师。邀请和参加的老师(不是每个人都每年参与)大约是:韩珉、贺熹、许田、王晓东、朱学良、卜国军、罗达、廖侃、冯根生、裴钢、林海帆、施扬、王小凡、李林、周嘉伟、付向东、管坤良、李容、李国民...等。2003年开始,拓展为BIO2000,内容和模式类似,但加上北大、清华的生命科学研究生。后面有几位...
查看更多什么是最好的科学研究领域?欢迎2023级新生加入北京脑科学中心。 我们脑科学研究在所有科学研究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我们潜在可以研究所有的科学,研究数学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物理学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甚至各种文科和人文社科的神经科学基础...。而其他学科不可能研究我们的基础——或者非常困难。 我们的研究是唯一看上去“不会死”的科学,因为我们学科“死”的那一天是人脑不存在的那一天。所以即使它死亡,我们也不可能有人知道。所以这是唯一看起来的“永不死亡的科学”。所有其他科学都曾经或现在或将来会有辉煌的日子、甚至有很辉煌的日子,但是它们不仅会冷...
查看更多中国研究生教育是世界几流?目前,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生教学是世界三流到二流。 而且,中国现在完全有师资、有条件进行一流研究生教学,但因为老师不够慷慨、眼光不够长远而没有费心费时。 我最有资格这样批评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因为: 1)我长期参与研究生教育。自从1994年以来,每个学期都参与研究生教育,开始是美国,然后是美国和中国,最后是中国; 2)我发起过多个中国的研究生课程。包括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北大清华。其中,我和吴家睿2000年发起的BIO2000曾经获得科学院特等奖。 我先后在美/中主持或参与的研究生...
查看更多开学典礼致辞|多学少玩 多思少烦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开学典礼,迎来四千两百多位来自祖国各地和世界上27个国家的博士生、硕士生、本专科生和留学生。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文亮书记、首医全体师生员工和医务人员,对大家加入首医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也向辛勤培养你们的家长和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今天送给大家八个字:多学少玩、多思少烦。 多学少玩的意思是:从书本中学习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从实践中学习老师的本领和才能。万一要浪费时间,也只用于谈一个让两人都能成为自己更好版本的恋爱。 多思少烦的意思是:从深刻...
查看更多就中国留学生问题,饶毅答《南华早报》2023年8月11日,香港英文报刊《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采访饶毅,当天饶毅提供英文回复及其中文翻译。8月26日刊出,引用了回复的部分文字。全部回复如下:It was the Soviets which tried to block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exchanges during the cold war, whereas the West have pursued and actually actively pushed fo...
查看更多研究生待遇:如何是好?1983至1985年,在上海读研究生,月收入是53元人民币。1985年秋,刚到旧金山开始念研究生,得知生物医学年收入已经从八千美元涨到一万。 那时,在美国留学两三年内购置几百到几千美元的二手车很容易,留学四、五年购买低端的新车(如日本、韩国产的)也不罕见。 生物医学的留学生,如果抱怨苦,恐怕是精神问题。 曾有中国的电影(谢霆锋、高圆圆主演“一生一世”)活灵活现地描绘生物医学研究生在美国纽约受苦,那是没有留过学的文科生和演职员张冠李戴或凭空捏造,而不是事实。 2007年,回国到北大任教,才知道生...
查看更多北大老师的博士学位来自什么大学?对于个体来说,学位与成就有相关性,但不一定非常密切。对于群体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学位来源与教师组成的关系可以反映某些社会现象。当然,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现代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比学士学位在反映教师程度的关系更大。这里用了2023年和2007年的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数据。2007年还在老体制,然后生科院作为第一个全面真正实行预聘制的学院,在学校和人事部支持下率先实行新体制,几年后全校推广。预聘制后,对于每一个新聘教师的审核远比之前严格。老体制与院系行政关系很大,学院的老师是否参与、参与多少取决于学院的行政。学校的学术委员...
查看更多医务工作者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2023年首医毕业典礼 医务工作者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2023年首医毕业典礼 本以为今天是以医生后代身份祝贺大家;今早才知道还以患者代表身份欢迎大家。 医务工作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因为你们: 加入世界最古老职业,人类永远刚需职业; 需要有医学科学理性,兼善待他人的感性; 可专心解除患者痛苦,也可探寻生命奥秘; 年轻带来活力和勇气,年老提供宝贵经验; 和平时期助人们健康,战争时期救死扶伤; 每天想到为他人服务,一生为社会而高尚。&nb...
查看更多谁获得了博士学位?1) 2018年3月成立的北京脑科学中心,当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今年有四位毕业,三位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一位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 在北大获博士学位的三位分别获得过: 王超名(导师吴思)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科研奖; 王妍(导师高家红)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光谷奖学金等奖励; 张亭亭(导师戈鹉平)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实践公益奖。 国科大毕业的郭永程(导师崔翯)获得过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 2...
查看更多大学是否选生物:适合普通家庭、智力一般的学生 作为生物学教师,特别是需要注意招生工作和学生毕业出路的老师,十几年来,我一直关注生物学学生的生源和就业情况。高考后,很多人希望知道学习什么专业意味着什么,而各种跨界的意见谬误很多。生物学适合于普通家庭、智力一般的学生选为本科学位,毕业之后可以有多种选择、而且适合一般家庭出身的智力中等的人。生物的职业前景跨度较大:做的好,可以有高尚的追求成为造福人类、取悦自己的伟大科学家;做的一般,可以成为生物技术产业的普通从业人员。1)科学智力特高,可以做纯数学家或理论物理的学生不宜学生物。生物很多需要实验,而生物...
查看更多学而时教之,不亦说乎 老师,特别是做研究的老师,一生都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教学,不仅是工作,也可以很有趣。教育是有倍增潜力的事业,有激动人心的前景。目前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对于教授非常重要,教学的动力不强。有鉴于此,我将当选由学生投票的北大第十三届“十佳教师”时候的感谢信,写成随想,希望激励更多的老师,特别是年青老师,积极参与教学。当选北大十佳,首先应该感谢学生。因为,与其说是投票给候选老师,不如说很大程度是投票给学生竞选班子。北大十佳先由各个学院学生自由选出各学院的最高得票者,然后由学生义务组织起来为各位候选老师竞选,最后由全校几...
查看更多学而时教之,不亦说乎 老师,特别是做研究的老师,一生都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教学,不仅是工作,也可以很有趣。教育是有倍增潜力的事业,有激动人心的前景。目前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对于教授非常重要,教学的动力不强。有鉴于此,我将当选由学生投票的北大第十三届“十佳教师”时候的感谢信,写成随想,希望激励更多的老师,特别是年青老师,积极参与教学。当选北大十佳,首先应该感谢学生。因为,与其说是投票给候选老师,不如说很大程度是投票给学生竞选班子。北大十佳先由各个学院学生自由选出各学院的最高得票者,然后由学生义务组织起来为各位候选老师竞选,最后由全校几...
查看更多为什么中国的文科比中国的理工科聪明? 曾几何时,药品监督管理局被长期诟病:积压很多“新药”报批件,永远睡在办公室里,没有得到审理。而药监局也长期抱怨:不要以为我们不知道,众所周知大部分报批件含很多造假材料。 僵持很久,似乎无解。 突然,一位文科被派来领导药监局。 三下五除二,雷厉风行,内外全体服帖:厉害。 其中一个措施:某年某月某日之前,不收回申请自己去修改的,如果以后发现造假,就怎么怎么惩罚。 绝大多数申请者赶紧收回报批件自己“修改”。当然大家都知道是删除造假信息,天知地知,人人知。 ...
查看更多为什么中国的文科比中国的理工科聪明? 曾几何时,药品监督管理局被长期诟病:积压很多“新药”报批件,永远睡在办公室里,没有得到审理。而药监局也长期抱怨:不要以为我们不知道,众所周知大部分报批件含很多造假材料。 僵持很久,似乎无解。 突然,一位文科被派来领导药监局。 三下五除二,雷厉风行,内外全体服帖:厉害。 其中一个措施:某年某月某日之前,不收回申请自己去修改的,如果以后发现造假,就怎么怎么惩罚。 绝大多数申请者赶紧收回报批件自己“修改”。当然大家都知道是删除造假信息,天知地知,人人知。 ...
查看更多北大学科发展小结:分散的“团结”模式 【近几十年北大历史性的重大决策之一是其核心学科引进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这批教授的绝大部分(但非百分之百)实现了北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带动北大教师队伍跨越发展,提高了研究质量和教学水平。其中,生命科学学科,近十六年在发展的质量和数量都为北大最佳的学科。重要的是,它并非依赖从上到下的集中的权力,而是通过分散但团结并配合的群策群力,需要有多个部门优秀、负责、有能力落地的学者领导推进和长期坚持奋进】 “团结”二字,在中文反复出现,似乎显得俗气,实际非常重要。 团结的模式,至少有两种。 ...
查看更多什么样的研究生是真正好的研究生 1961年8月,纽约大学研究生Peter Lengyel给自己导师写信,交流自从导师到欧洲旅行后自己的科研想法和实验进展。 他的导师是西班牙旅美生物化学家Severo Ochoa,1959年因为诺奖委员会误判而获奖(误认为Ochoa发现了RNA代谢重要的酶,与发现了DNA多聚酶的Arthur Kornberg共享1959年生理奖)。 Lengyel是匈牙利人,在布达佩斯念研究生期间参加反对苏联占领的运动,失败后于1957年初逃亡美国。他对Ochoa的研究很感兴趣,第二天就找Ochoa,被接受为研究生。 他做...
查看更多教育的矛盾:两种老师、两种学生 美国遗传学家毕德尔(George Beadle,1903-1989)曾评论两位康纳尔大学的老师。一位给一年级学生讲遗传学导论,把已有的知识组织的非常井井有条,讲的清晰、有逻辑,深受学生欢迎。另一位总对学生讲自己对未知充满的兴趣。前者教的几百位学生,无一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作为195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的毕德尔,自然偏好后一种老师。这两种老师其实都有价值,只是对不同学生的价值不一样。中国的教育系统,原来充斥的是第一种,现在已经开始提倡第二种,而这一衔接主要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其中有难以化解的矛盾。两种老师对应两...
查看更多思政课的讨论 2023年5月8日下午1:30,参加首医本科生思政课的小班讨论。到了才知道,同学们这次是模拟“两会”,有5个同学分别一个提议。同学讲后,其他同学讨论。第一个提议是:限制过度包装,建设绿色生态。大意是:有些商品包装过分,例如有些食品,除了必要的包装,还有过多的不必要的包装,吸引顾客,使用过多塑料,抛弃后累积的后果危害生态。学生从爱护人类环境、改善国家生态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通过立法解决的办法。三位发言的学生都表示支持,提供更多理由和可能做好的措施。后面,一位学生问:校长如何看?以下是回复(文字与现场不是一模一样,但应该很接近):1)...
查看更多发了两篇science一作的还是不读博 这个年头好像不读个博士都不好意思见爹娘,虽然爹娘可能也不在乎;隔壁小王鬼模鬼样的都拿了,凭什么人模人样的不拿个玩玩然后世界上又多了一个不合格的博士,让西湖的化学王老师拍手称快或者是怒不可遏,看是不是他自己的学生至少50%的博士不合格七窍生烟7窍通了6窍 读博,听上去高大上的事,当年我们研究所的一个美国技术员对此可是嗤之以鼻的。 她两年里连发了两篇science的当之无愧的一作,(不是共同第一哈,当年共一的事是闻所未闻,不像现在司空见惯)在所里大家虽然恭喜她,但也没有什么轩然大波,居然没...
查看更多北大-清华 两校生命科学的CLS和PTN计划入学的研究生可以互选导师;两校生命科学的本科生也可以互选课程;不过,过去十几年的观察:北大学生选清华导师、选修清华课程的远多于清华选北大的。今天,是我实验室唯一清华学籍研究生答辩,先介绍一下......
查看更多对“中国学生”常见的误解之一 中国社会和教育界对中国学生的常见误解之一是:中国学生很聪明善于动脑,但实验差不善动手。比较中国和外国不是很容易,而且人群中各种人都存在,不能一概而论所有中国人,比较是看整体有无倾向。中国社会流行很多对自己的误解,其中有些是为了给自己打气,有些是因为在不了解、无比较的情况下结论先行,有时特例也造成错误印象。认为中国学生“动脑行而动手差”是有社会影响的一个误解,比如导致有些老师过分强调实验技能、也误导有些能考试的中国学生以为自己特长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似乎有必要讨论这一误解。这一误解的起源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无需做实...
查看更多超男研究生今安在 一般来说,如今中国已经改变了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了解不同的科学家个人生活和品行也多彩多姿。但有时,还会看到中国文化圈中冒出这样的思维:蔑视公德,崇尚自私。比如,赞扬科学家只做自己专业内的事情,不管其他事情。甚至,看到错误不批评、不处理的一些人被认为是好人,而为公益直言被视为多管闲事。所以,对科学家的狭隘定义在中国仍有市场,文化中的糟粕尚未消失。中国科学界,积极扮演科学家的比较多,因为没有阅历或者信心,所以扮演起科学家来,并不是世界上真正科学家的样子。比如,中国科学家做公益的比较少,乃“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代翻版,其实也可以是自...
查看更多2023年春《生物学概念与途径》(第16年度、第15次讲课〉生物学概念与途径 课件下载http://www.raolab.org/displaynews.php?id=337 全书PDF合集:http://raolab.org/upfile/file/20230221135131_922042_92548.pdf 封面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孤独的天才第一章a第一章b第一章c第一章d 第二章 遗传与染色体第二章a第二章b第二章c 第三章 遗传信息的载体:DNA第三章a第三章b第三章c第三...
查看更多中国研究生课程仍需大幅度提高质量和深度:更待何时 二战前,美国的理科教育普遍不如欧洲。现在,欧洲不如美国。北京大学今天的生命科学本科课程优于剑桥、牛津的本科课程,远优于哥本哈根等一般欧洲大学。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基本可以说,总体是空前提高。但是必须清醒:除了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差别之外,现在也非一切比以前好。例如,几乎全部生命科学的研究生受教育的水准没有达到杨振宁先生在西南联大时期的物理学研究生教育水平。作为曾经多年为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做出过努力的人,不得不说:我国的生命科学研究生教育迄今水平还不够高,但是现在在很多单位已经有充分条件可以做好。...
查看更多对华人最友好的美国大学 如果从杨武之和杨振宁父子、李政道、吴有训等一批早期中国著名科学家都毕业自同一学校、陈省身先生也早期在此学校任教来说,芝加哥大学应该是对华人很友好的大学。但是,好像芝加哥大学长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最近注意到这一点,好像也是华人,而不是芝加哥大学本身,所以可能不是故意友好,而是其他原因?判断是否友好,不是个人观感,而需要有事实。例如,有些人认为耶鲁大学对华人和中国友好。其实,耶鲁校长曾经是急于来中国,积极从华人群体募捐,但耶鲁大学并非对华友好的大学。耶鲁大学本科长期是录取华人最低(占本科17%,而其他同类大学都在20%以上)...
查看更多中国的大学生:出国不出国? 五十年来,从几乎完全不能出国,到几乎人人准备出国,到出国成为一个问题,变化之大、之快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我刚刚回国的2007年,考虑到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别,继续支持学生出国。 精神上,明确北大老师不应该出台限制学生出国的任何举措。 几十年中,北大生命科学的本科生是全国本科生毕业后出国比例最高(超过所有其他专业、超过所有其他学校)。老师抱怨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所以,不时有老师希望学院推出限制学生出国的意见,一般都没真正出台。在我任期内,明确回应和批评了提出类似意见的老师。我们可以吸引学生...
查看更多现在的语文教育需要减负:小学六年级之后,中学宜提倡阅读和讨论而减少考试 在语文教学质量和内容毫无改善的情况下,拔高语文分数,从而把中小学语文变成压力,变成负担,是非常不对的。大多数成人的语言和写作,在有基本的词汇和训练后,主要是依赖自己的阅读和交流,而不是依赖考试。谈语文,是中小学教学的语文,而不是广义的语言文学,因为后者不是学校的教育。讨论语文教学到什么程度,应该按教学的现实,而不是按每个人心中的、现实不可普遍实现的。很多积极参与讨论语文的人,都不熟悉目前中国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更不熟悉中小学语文的考试。中小学语文的考试,是目前大部分文学家、文...
查看更多录取研究生,看什么? 前几天,为了简单显示国内院校的研究生生源提高,用了比较简单、一般人容易懂的学校名称和学生成绩排名。这种偷懒方法,有严重的副作用,让人误以为录取研究生就是看学校名称和总分排名。在此,表示道歉。十几年前,我写过多篇文章,国内大学生申请国外研究生应该注重研究潜力、研究背景。那是依据我在国外二十多年的经历,包括十几年作为老师录取研究生的经验。回国十五年后,可以根据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脑科学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CLS(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TN(北大清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研究生计划)等的经验,明确告诉愿意申...
查看更多中国研究生的一个新趋势 近四十年来,大批理工医农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国外读研究生、做博士后。 2007年我全职回国时,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的生源不够好,而生命科学学院一年有28个博士后的指标更是用都用不完,因为生命科学博士毕业接近百分之百出国。虽然中国的博士后政策超常地好(博士后的子女可以与北大教授子女一样上附小、附中),但那时没多少人要这种待遇。 北大生科院的魏文胜,那时刚刚回国开始带研究生,连接两年来抱怨:这样的申请者,也能读我们北大?我们实验室怎么出成果?我回他:北大本科的你自己和你的同学都去美国,你怪谁? 15...
查看更多中美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差别 先后参加过美国两个大学、中国三个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 记得三个细节的不同。 (不同并不等于优劣,列出供讨论或参考) 中国研究生毕业典礼是拨穗,帽子上的穗;美国研究生毕业是hooding,带上披肩(也称垂布)。 中国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一般导师不参加;美国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典礼不仅导师参加,而且常常披肩由导师给学生带。 中国大学毕业典礼不仅校领导穿本校服装,而且如果有老师在场也是本校服装;美国大学毕业典礼本校各级领导穿本校服装,而其他老师穿自己获得最高学位学校的服装。&nb...
查看更多